吴金华

籍貫地區

閱讀更多

{{ item_title }} Close Menu Open Menu Font Size Word Spacing Line spacing
Mouse on and zoom in

{{item_page_no[page_index]}}

{{item_page_no[page_index]}}

 

吴金华知識圖譜

搜尋 搜尋知識圖譜:
跑圖位置

人物詳細資料

標題 (Dublin Core)
替代標題 (Dublin Core)
貢獻者 (Dublin Core)
夏唯影
叶俐芬
主題 (Dublin Core)
兴化
頁面開始 (Bibliographic Ontology)
052
頁面結束 (Bibliographic Ontology)
057
頁數 (Bibliographic Ontology)
6
關鍵字 (A vocabulary for biographical information)
祖籍 (Friend of a Friend)
所屬會館 (Friend of a Friend)
引證 (Dublin Core)
馬來西亞興化群賢錄 The Malaysia Henghua Personalities
內容 (Bibliographic Ontology)
吴金华
拿督斯里(SSAP)、拿督(DMSM)

拿督斯里吴金华为马来西亚兴安会
馆总会现任总会长,也是马六甲兴安天
后宫主席。他祖籍莆田埭头镇鹅头村,
是马来西亚的第二代兴化人。吴金华在
家中排行第六,小学就读于马六甲平民
华小,随后在马六甲圣大卫中学完成中
学及大学先修班课程。吴金华与太太李
丽芳育有2男3女,年龄介于21岁至33
岁,其中4名孩子更已大学毕业,幼男
则还在美国深造。

父亲南来马六甲
吴金华的父亲吴亚我于1941年携
妻从中国原乡南来马六甲。吴金华的母
亲也是兴化人,来自于鹅头村邻近的汀
港村。埭头华侨移居海外起源于二十世
纪初,当时莆田“界外底”沿海一带如
石城、鹅头、淇沪、汀港等地渔民生活
贫困,度日维艰,再加上日本侵华与国
共内战,许多人迫于生计,不得不背井
离乡,漂洋过海。吴亚我夫妇从莆田
出发,经过泉州,然后来到汕头搭船出
洋。轮船先是停靠新加坡,过后他们才
在马六甲上岸。

据吴金华说,马六甲有将近一半的
莆田人皆来自鹅头村,而且多为吴姓,
当时村人应该是一起结伙下南洋。1940
年至1950年期间可谓埭头华侨在南洋谋
生人数增长最快的时期,鹅头村三百多
户人家三分之二以上的家庭都有亲人去
了马六甲,繁衍生息至今,该村在马六
甲的人口有近万人,远远超过中国的原
乡人口。

鹅头村为一依山靠海的小渔村,
于是早期的兴化人南来马六甲后亦大多
定居于渔村聚落,以捕鱼为生,吴金华
的父亲也不例外。他们当时主要聚集
于马六甲三地,即丹绒礼礼(Tanjung
Leleh)、旺梨(Umbai)及帆加南马
(Pengkalan Rama)。吴金华的母亲
勤劳质朴,她与渔村里其他的兴化妇女
互相号召,到惠安建筑承包商当建筑工
人帮补家用。马六甲兴化人早期虽大都
以捕鱼为生,子女后代接受教育后却逐
渐向经商方向发展,许多人在建筑、机
械、电子电器、摩托等行业业绩辉煌。
吴金华高中毕业后投身建筑业,现担任
马来西亚房地产发展商会马六甲分会主
席一职。

兴化人的习俗
吴金华幼时居住在帆加南马,是典
型的兴化小渔村。其时村人在生活上依
然遵循许多兴化传统习俗,其中吴金华
认为最特别的是嫁娶的习俗。

根据习俗,兴化新郎在新婚前夜,
必须开厅邀请亲戚朋友前来。当晚新郎
还会请一位有福气的长辈来给他梳头
发,表示他将步入成年,此习俗被称
为“丘头麻”(兴化话梳头发之意)。
现在的兴化人依然还有在新婚前夜请客
的习俗,但“丘头麻”这一仪式则被省
略了。

至于农历新年的习俗,吴金华表
示他们在年初一早上会吃荤或素的长寿
面,也会煮姜母茶来喝。当然,村人也
很注重除夕夜的团圆饭,家家户户依然
保留着这些传统习俗。

领导甲兴安会馆12年
1996年,在林金树及诸多领导如吴
金喜、陈兆居和胡春盛的引荐下,吴金华
荣登马六甲兴安会馆主席。其时他才36
岁,是当时州内宗乡团最年轻的领导。其
后他更是持续担任会长一职长达12年之久
(六届)。吴金华在其任内热心推动会馆
事务与建设工作,其中包括了扩建会馆、
完善奖励金制度和推动甲州华社文教活动
等等。他强调社团服务工作当以群众利益
为重,提倡大公无私,摒弃个人私利。此
外,他办事处处遵循会馆章程,力求透明
化,以避免不必要的质疑。不久前,吴金
华更上一层楼,被推选为马来西亚兴安会
馆总会会长。

对于南来的兴化人,妈祖宫庙或会
馆一向来是凝聚乡亲群体、联结乡亲情
感纽带的重要场所,马六甲兴安会馆天
后宫就在这种环境下,于1945年建立。

2016年于大甲镇澜宫与时任马英九总统
相见欢
2014年妈祖文化节,身为大会主席
的吴金华为整个活动的策划推行费
尽心力

吴金华于2012年开始担任马六甲兴
安天后宫主席至今。马六甲兴安天后宫原
本附设在兴安会馆,1995年扩建时,则
注册为独立的神庙组织。天后宫供奉主神
天后妈祖(从湄洲妈祖祖庙分灵妈祖),
配祀神灵有三一教主,卓真人,大伯公和
济公。

成功举办妈祖文化节
2014年,马六甲兴安天后宮、兴安
会馆于10月2日至11月2日,联办“妈祖
文化节”,系列欢庆活动包括妈祖巡境

与马六甲州元首敦卡立耶谷合影
游行及“妈祖之光”舞剧晚会千人宴。
身为大会主席的吴金华为整个活动的策
划和推行费尽心血,出钱出力。在全体
理事、同乡以及其他乡团的鼎力支持之
下,这场堪称全国首项及国内最盛大的
妈祖文化节庆典,最终得以成功举办,
让他感到非常光荣、欣慰。其后在2017
年7月的“妈祖下南洋·重走海丝路”
盛会,有幸成为联合主办单位的马六甲
兴安会馆天后宫,更是在吴金华的带领
之下积极参与支持。

吴金华领导兴安会馆天后宫之后,
一直很努力积极弘扬家乡的文化,他与
乡亲近年常组团返原乡探亲,也回祖庙
朝圣谒祖。2015年11月,兴安会馆暨兴
安天后宫恳亲团一行70人,在吴金华的
率领下,来到“妈祖故里”福建莆田湄
洲岛妈祖祖庙朝圣进香并参观交流,并
于2018年4月再次组团参访祖庙。

吴金华表示,马六甲兴安天后宫还
有一个特点,其与吉隆坡天后宫一样,
都是法定的婚姻登记处。除法定材料必
须提交行政审批,递交申请、宣誓婚约
都在天后宫举行,甚至还有不少新人举
行集体婚礼。根据他大略统计,每年约
有六百多对新人在此注册结婚。

拿督斯里吴金华率兴总探访湄洲妈祖祖庙与三一教发祥地东山祖祠
拿督斯里吴金华率兴总探访湄洲妈祖
祖庙与三一教发祥地东山祖祠

为寻根搭桥牵线
吴金华非常热心马六甲与家乡的联
谊工作,他积极牵线搭桥,为促进家乡
和海外侨胞的友好往来和合作做了大量
的工作。1990年代后,马中关系突飞猛
进,当时有许多年长乡亲在他的帮助联
系下得以回到原乡探亲。1991年,吴金
华回到了父亲的出生地鹅头村。他发现
村民在文化传承及文字记载等方面极为
匮乏,并认为马六甲的兴化社群其实履

行着比原乡更完整的祭神仪式。中国改
革开放之后,鹅头村的许多年轻人纷纷
离乡发展,留守在家中的多是老人。吴
金华很庆幸马来西亚多数兴化籍贯家庭
至今还保留着许多兴化传统文化,也很
注重家庭关系。

人生哲理长智慧
出身渔夫家庭的吴金华,一路走来
历经风风雨雨,但凭着自己的努力打拼
以及贵人的扶持与襄助,让他得以有今
天的成就。他认为年轻时能吃点苦是好
与家人出游合照
拿督斯里吴金华与妻子李丽芳

事,其在拼搏事业时所遭遇到的挫折和
困难,让他更能认清形势,给自己增长
了不少人生智慧。
他一直很感激在人生道路上时常
给予他指引与教诲的林金树。林老劝诫

他做人要和顺,凡事要看开,勿计较,
对待事物和他人时,要懂得换位思考。
林老的循循善诱,为他的人生灌注了许
多强大的能量,如今斯人已逝,但精神
长存。(夏唯影、叶俐芬合撰)

参考资料
1. “百年沧桑在赤子创新篇——埭头镇华侨海外创业概述”,莆田市侨联2016年5月18日。
2. 李金芝,《马六甲兴化社团的角色及其功能之研究》,2011年。
3. “妈祖文化节邀神庙会馆共襄盛举”,中国报2014年9月8日。
4. “马来西亚恳亲团赴‘妈祖故里’进香朝圣”,中国新闻网2015年11月12日。
 
 

Other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