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德华

籍貫地區

閱讀更多

{{ item_title }} Close Menu Open Menu Font Size Word Spacing Line spacing
Mouse on and zoom in

{{item_page_no[page_index]}}

{{item_page_no[page_index]}}

 

马德华知識圖譜

搜尋 搜尋知識圖譜:
跑圖位置

人物詳細資料

標題 (Dublin Core)
地點 (Dublin Core)
马来亚窑株巴辖 (Batu Pahat )海口路(Minyak Beku)
貢獻者 (Dublin Core)
陈淑菁
主題 (Dublin Core)
兴化
時間跨度 (Dublin Core)
1953-
頁面開始 (Bibliographic Ontology)
070
頁面結束 (Bibliographic Ontology)
075
頁數 (Bibliographic Ontology)
6
關鍵字 (A vocabulary for biographical information)
祖籍 (Friend of a Friend)
所屬會館 (Friend of a Friend)
引證 (Dublin Core)
馬來西亞興化群賢錄 The Malaysia Henghua Personalities
內容 (Bibliographic Ontology)
马德华

马德华祖籍莆田,家乡位于大山谷,
祖父为当地农夫。大约20世纪20、30年
代,马德华祖父带着当时年仅11岁的父
亲马文思下南洋,随行的还有另外四个
兄弟,辗转来到马来亚峇株巴辖(Batu
Pahat)海口路(Minyak Beku)定居,
主要靠替人理发维生。脱离动荡的祖乡
来到他乡,这里的生活相对简单、稳
定。海口路地处山区,当时祖父替人理
发也无需店铺,而是挨家挨户按需上门
服务。马德华亦出生于此地,时至今
日,其叔伯辈仍然居住于此,从事脚车
店生意。

后来父亲马文思继承祖父理发的
行业,也曾到脚车制造厂工作。40年代
经父母安排,与同为兴化人的黄金妹成
婚,共育有十个孩子,出生于1953年
的马德华排行第二。马德华在海口路平
民学校就读小学,13岁时在峇株巴辖市
区、距当时住家有5英里的一间英校就
读中学。由于家境不佳,他从小就需要
半工半读,从事的工作包括除草、清理
猪圈、采木瓜等杂工以赚取零用钱,遇
到长假时则会到农场打工。为了支撑家
庭经济、照顾弟妹,马德华在英校仅就
读两年即辍学。

成立马和兴柅轮电池
15岁那年,通过亲戚听闻麻坡有
一家兴化人经营的轮胎店急于聘人。为
了寻求稳定发展,马德华便决定到麻坡
当学徒,一晃眼即十几年时光。他回忆
道,当时还没有机械的辅助,大家都得
依靠自身蛮力工作,手工更换轮胎。经
过一段克勤克俭的日子,加之经验的累
积,马德华于1979年购置了马六甲一间
轮胎店“和兴柅轮电池”,开始了他的
创业之路。

在麻坡工作期间,马德华认识了轮
胎店楼上缝纫厂工作的福建人彭月娇,
从而在28岁与之喜结良缘。由于事业
初创,马德华需要在马六甲经营生意,
每个星期骑摩托车来回麻坡和妻儿相聚
一次。两年后,因顾念家人、人生地不
马和兴柅轮电池有限公司旧貌

熟等原因,马德华选择结束马六甲的生
意,回到麻坡开店,成立了“马和兴柅
轮电池有限公司”。1990年代,麻坡的
轮胎业竞争不大,成本亦不高,马德华
开始购置机械,在他的刻苦奋斗下,终
于发展成如今两间店面和两间仓库的规
模。

遭同行抵制的经历
谈及创业的心路历程,马德华回
忆当初创业时的艰辛。为了扩大客源,
马德华选择一周七日的营业时间,然而
此举却遭到同行的反对。由于当时同行
共同规定在星期日休假,因此马德华若
想在星期日营业的话,就需要罚款马币
500。然而,一些同行为了阻止马德华
于星期日开门店营业,与厂商谋划阻断
了马德华轮胎店的货源。与同行之间僵
化的关系使公司陷入困境。马德华的一
位葡萄牙裔顾客得知他的情况后,自荐
充当中间人,与他一起到轮胎商公会商
谈,最终才解决了营业时间的问题。他
认为,一个人只要勤奋,无论身处何地
都不怕没有机遇。

会馆为社群情感的象征
马德华是麻坡兴安会馆会长。90年
代事业起飞的当儿,马德华加入麻坡兴
马和兴柅轮电池如今有两间店面和两间仓库的规模

安会馆成为会员,并于2008年被选为理
事,先后还担任了副文书、副财政、总
务等职务,从2016年起担任会长至今。

麻坡兴安会馆的成立可追溯至日
据时期,于1948年7月3日正式成立,
会址设于麻坡也也街六号自由车商公会
内。1956年2月4日第二次理事会议通
过兴建会所议案,经过多次筹款,中间
还被迫暂告停顿,才成功于1976年购得
惹兰苏来曼大路旁一块约七千方尺的地
皮。再经多次筹募建筑费,麻坡兴安会
馆会所于1981年4月6日开始兴建会所,
至1983年中,新馆终告完成。历时将近
30年时间,此会所可谓承载了麻坡兴化
人的社群情感。会馆至今已有70多年历
史,目前麻坡兴化人口大约有一百户人
家,会员约有400多人。

麻坡兴安会馆理事会于2016年改
成三年改选一次,并且在马德华的带领
下,会馆每年都会给老人家和小孩派发
红包。在这之前,会馆只给小孩派红
包,因此马德华增派红包予老人家,对
老人家而言是莫大欣慰。2018年4月21
日,马德华带领麻属兴安会馆庆祝成立
70周年暨青年团32周年,同时也举办马
来西亚兴安总会第23届第八次常务暨理
事会议,兴青总团第17届第八次会议、
兴妇总第11届第八次会议。
马德华积极参与属会
活动,以促进交流发
展兴安文化事业
马德华深知参与总会活动的意义。
面对兴安文化在马来西亚式微的情况,
马德华认为会馆扮演重要角色,并且一
定要招揽更多年轻人加入。为了达到这
个目的,他主张新一代一定要从孩提开
始就接触兴安文化,培养对兴化人的认
同与情感。因此,会馆每年皆主办中秋
节、孝亲敬老、团拜等活动,都是为了
能够吸引年轻人出席,加强他们的兴化
人归属感。

除了吸引年轻人,另一方面会馆也
需要不断更新求变,不能固步自封,按
以往较为封闭的模式经营会馆。因此,
他强调参与总会与其他属会活动的重要
性,促进交流以共同发展兴安文化事
业,这是非常重要的传承工作,避免兴
安文化在马来西亚的土地上消逝。

文化记忆与现况
马德华如今每年回去中国探亲两
次。他提及,同辈亲戚一直都住在山
顶,自父亲从莆田来到马来亚以后便失
联70多年。为了寻回失联的亲戚,马德
华委托万挠兴安会馆会长马瑞福帮忙找
寻,一年内多次刊登晚报、询问侨办,
终于得知亲戚居住在马家村。第一次到
中国寻亲时,马德华带上十多位亲友一
起前往,先搭飞机到厦门,然后转乘巴
士到莆田。巴士从大路行驶到小路,再
进入红泥路,还必须走上一段路才抵达
目的地。马家村非常偏远、落后,村里
的经济活动包括种田、养殖牛猪、种菜
等,年轻一代的都外迁到市区发展。

麻属兴安会馆
会所,马德华
为现任会长
马德华全家福

马德华回忆,以前农历新年都会
吃面线、白果、紫菜、蛏子等兴化人食
物,但麻坡并没有蛏子,只有到新加坡
才找得到。大年初一,马德华与家人都
会茹素,吃兴化清汤面线,配料包括香
菇和大菜。马德华仍会说一口流利兴化
话,但他的孩子一辈就不会讲了。马德
华家里祭拜祖先、观音、妈祖以及大伯
公。每逢佳节,他们也会到观音庙和九
王爷庙祭拜。

他谈及峇株巴辖有一间庙宇“真武
殿”乃是兴化人所建,位于海口路五英
里,主祭玄天上帝,还有盘古帝王、观
世音菩萨、天后圣母、张公圣君、福德
正神等神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由
先贤从福建省莆田县将香火递至峇株巴
辖立殿,当時的真武殿只是一座小亚答
屋。2013年初,柔佛州政府向真武殿原
地主征用土地以供真武殿无限期使用。
(陈淑菁撰)
 
 

Other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