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福 隆 (1921-1996)
太平局绅(JP)
巴生小师傅
徐福隆局绅祖籍福建莆田华亭区西许村,1921年出生于祖乡。父亲徐顺斌原在莆田经商,后因中国大陆时局不靖,便在1928年携妻陈氏带子搭乘轮船南来谋生。他们先在新加坡上岸,接着辗转来到雪兰莪州龙溪(Dengkil)。 后来,亲戚建议他到繁荣的巴生港口经商,他们一家遂落脚在巴生港口的三美律(Samy Road, 现改称为Jalan Tengku Badar)。
在巴生港口定居时,徐福隆年方十岁。他开始跟一位惠安籍师傅学习理发,技成后便给人理发来赚取微薄的收入。他十九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便与母亲相依为命。1945年左右,徐福隆娶了一个峇峇人家的千金,当时他方二十来岁,妻子芳龄十六。
成家后,他有感于理发师傅的收入难以承担家计,毅然转行。起初他去做船务,在巴生码头帮靠岸停留的水手张罗伙食,但还是觉得入不敷出,一阵子后也放弃了。据家人叙述,他没有机 会上学求知,对此深以为憾。当他在码头做船务的时候,因苦于洋水手多不谙英语以外的语言,他为了方便与他们沟通,就上夜校学习英语。至于华语和马来语,他却是无师自通。
徐福隆后来进入建筑业学习建房盖屋,发现收入还不错,加上本身爱绘制图测的手艺有得发挥,遂决定在这行业发展。其长子徐碧峰回忆道,父亲的第一个房屋项目是1956年建在华伸律 (Watson Road,现已改名为Persiaran Raja Muda Musa)路旁的一排双层店屋,共八间。当时他的资金不够,就和惠安籍邻居合股,店屋最终建成,并很快售罄。徐福隆留下一个角落单位,楼上让家人自住,楼下店面就开一家咖啡店。1957年,他自己成立“徐福隆建筑公司” (Shee Hock Leong Construction)准备大展拳脚。后来公司在巴生一带陆陆续续开发不少住宅区和店屋,反应好多
1956年徐福隆的第一个房屋项目
坏少,他也慢慢地开始赚到生平的第一桶金。目前华伸律的这排店屋已经被州政府公告为历史文物。
关丹大商家
在1960年代,徐福隆乡长经关丹的同乡介绍到彭亨发展,在关丹的直落丝丝(Teluk Sisek)建了当地第一座住宅区“关丹花园”(Kuantan Garden)。 据徐碧峰的说法,该地皮是与一位潮州籍商人陈家湘局绅,和一位廖姓地主合作发展的。当关丹花园的第一期房屋建成后不久,大约1967年,刚高中毕业的徐碧峰就被叫去关丹帮忙打理生意了。他说。那时候徐福隆跟陈家湘合作愉快,便召集几位乡亲一起成立“关丹贸易有限公司”(Kuantan Trading)经营树桐出口生意。其后,公司更成功申请到彭亨州云冰县的哥拉东(Keratong) 五千英亩的地段进行树桐砍伐外销,获利不俗。
1965年,有台湾来的木材加工机械商有意跟徐乡长合伙做木材业的下游领域如夹板厂和电锯厂等生意。台方负责提供技师和机械,关丹贸易则提供资金、原料,在关丹郊外设厂。徐福隆认为这些工厂是未来获利重点,所以大约 四年后就把关丹贸易公司给转卖了。
两年后,他成立了“关丹电锯厂” (Kuantan Saw Mill & Trading)和“彭亨 夹板”(Pahang Plywood)。两家公司的合伙人有徐成来、陈家湘、拿督
林金树等。按照之前的协议,徐福隆跟政府买地设厂,台湾合伙人就提供培训和他们出产的锯板机械。其后,徐碧峰在高雄的机械制造厂实习期间,发现台方提供的机械已经过时,便向公司报告实况,最终股东们议决不跟台湾公司 合作。不过徐福隆仍坚持经营,并花更高的成本跟日本厂家购买品质较佳的机械。最终在1972年,锯板厂和夹板公司开始投入营运。
在六十年代生意基本稳定以后, 徐福隆把日常经营权交给专业的经理和儿子们进行。长子碧峰、次子碧海和三子碧城负责管理巴生的产业,四子碧川则负责马六甲的产业管理。他本身大部分的时间就留在巴生参加当地的社团活动。后来全马一众兴化乡亲酝酿成立大 马兴总,他义不容辞的加入成为一员。
地道兴化人
1957年,童文伍、杨清兰、徐福隆、刘永美和唐明火等人成立巴生滨海兴安会馆,由童文伍出任首任会长。初时会馆并未拥有本身会所,唯有借用当地的宗孔堂为临时会所。1965年,会馆理事会决定购置位于巴生市中心峇都知 甲路(Jalan Batu Tiga)门牌三十七号的地段为新会址,遂成立一个约三十人左右的筹建委员会,身为委员之一的徐福隆则负责绘制馆宇图测,新会所最终于1972年落成(一说是1965年的三年后 建成)。在上述时期里,徐福隆曾经在1966年至1967年及1972年至1973年被
选为巴生滨海兴安会馆会长。
另外,徐福隆局绅对巴生港口珠兴祠的建设和贡献,也值得一书。据记载,早在1894年珠兴祠已经立庙,主祀三一教主,代表着兴化人最早在巴生落脚的日期。1965年以前,珠兴祠只 是座落在港口路四支石(现称马六甲路,Jalan Melaka,间中于日据时期曾暂迁至直落牙弄律一支石,Jalan Teluk Gadong)的一座锌板祠宇。珠兴祠原为长期租赁性质,经理事们与地主洽购多年后,最终拖延至1970购得土地,并于 1972年成立兴建委员会。徐福隆被委托 设计图测,新的珠兴祠大庙在三年后完全建竣。在这期间,为感念徐福隆的功劳,他也曾经被选为珠兴祠的主席。另外,徐福隆局绅也曾在1970年至1973年担任巴生加埔路宗孔堂主席,任内曾为宗孔堂进行修补庙宇工作。
60年代进军木板加工业
1968年受委为JP太平局绅
巴生福建会馆的建设也是徐福隆留下的印记。他曾经在1976年至1977年担任过巴生福建会馆会长。至今已有百年历史的福建会馆早在1966年就成立了兴建大厦委员会。经历几次查勘场地后, 委员会选定了一片靠近巴生市中心,在 联邦大道旁的峇都知甲(Batu Tiga)胶园三英亩的土地,1974年进行动土奠基 礼。身为委员之一的徐福隆再一次被请托帮忙会馆绘制图测,其建筑设计参考也是同样出自其手笔的马六甲兴安会馆大厦。1976年,他当选为会长,当时会馆筹募的款项还不足够,徐先生身为会长就以个人身份作担保向银行贷款,
巴生福建会馆旧址,可见瓦片明显松脱,遂于 1966年成立兴建大厦委员会
现巴生福建会馆 大厦由徐福隆绘制图测
让建筑工程得以持续进行,最终顺利在1977年8月建成。
1970年,马来西亚兴安会馆总会创立,是他与多位领袖长久商讨的成果。他时常跟着大队南下北上去宣扬兴总理念,呼吁各地的兴安会馆加入。据徐碧峰说,当总会在申请成立的时期,徐福隆先生也曾经花了几天时间在书房埋头设计兴总会徽。他设计的会徽获得一致赞好,后来便接受为兴总的会徽至今。
兴总创立后,徐福隆担任总务职位。其时兴总办事处设在马六甲,方便会长林金树即时领导,他和财政童玉锦则在巴生谷区。最早总会只有十七个属会。为了壮大总会,领导层的当务之急即是找出现有的其他兴安会馆,邀请他们加入总会。另外,还有大学贷学金基金也需要筹措,兴安企业也等待资金注入启动。最终在这“三剑客”的领导下,兴总创立时订下的目标在众志成城 的努力下一一实现。
在徐福隆任内,他曾负责主办五月花歌剧团访东马巡回义演。当时负责带队的是拿督林金树、徐福隆及来自红土坎五月花歌剧团的东主黄国泰,号称马六甲、雪兰莪及霹雳三属会会长领导, 由徐福隆负责协调策划。此次义演为古
晋和诗巫当地的学校、友会筹到丰厚的基金收入。
结语
八十年代初,徐福隆有感社团活动过于频繁,体力难以应付,渐渐的开始减少参与活动的次数。1984年,他因白内障影响,有意卸下兴总总务一职。因此在1984年第八届的会员大会上,徐福隆不再参加新一届理事会的选举。大会有感于他多年的贡献,一致通过委任他为总会的顾问。
他在退休后虽过着恬淡的生活,但仍心系兴总的发展。据家人说他对自己为兴总所做的建设尚感满意,唯一稍感遗憾的是兴安企业当时因世界经济不景气表现低落,他忧虑许多小资本投资的同乡无法获利。1996年的某个中午,他突然心脏病发,就此溘然长逝,享年75岁。
徐福隆生前活跃于兴安会馆,为会馆的发展不遗余力的推动,更重要的是他也影响下一代对会馆产生兴趣和使
命。其五公子徐碧泉后来也加入巴生滨海兴安会馆,从普通理事做起,近年更是当选为会长,延续父亲对会馆发展的 使命。2014年,徐家子女集体捐款赞助会馆五万元,获得赠与会馆礼堂命名为“徐福隆礼堂”,即提升了会馆的设备,也表达了对父亲的思念。
(林德顺撰)
徐福隆全家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