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 寂 晃 (1920-2011)
寂晃法师,Van. Ji huang (1920- 2011,宗教师,中医师),1920年生于原籍中国福建莆田市,1952年南来。
寂晃法师为马来西亚汉传佛教的南来僧人,原籍福建莆田,上个世纪的50年代初期始应马六甲青云亭金星法师(1913~1980)之邀而南来,自此开展其马来半岛的佛教弘化事业。南来 之后,他除了协助青云亭事务,更习中医有成,随后以医道结合佛道,除了开创道场以利自己行医济世,也在佛教道场与组织推动及落实赠医施药之社会服务,是大马佛门一代名医。法师同时工于书法,也曾在卫塞节受邀在马来西亚广播电台发表卫塞讲词,历任马来西亚佛学院董事长、马来西亚佛教总会主席等等,地位崇高。
佛缘深厚 于囊山慈寿寺求戒
寂晃法师,俗姓黃,1920年出生于福建莆田市近城地带,父讳辉煌,系一私塾教师兼地方戏剧编导,故而也属幼承庭训;母宋氏,从事炼银业。襁褓时期一度染重病,药石罔效,亲族一时束手无策,经一比丘尼指点,向本乡圆通阁所奉观音菩萨求取佛前供水,经返家灌救,竟得痊愈,嬉戏如常,自此长期茹素。6岁入学私塾,习读《孝经》、《四书》等传统文化经典。年12,经引领往莆田江口镇之囊山古刹慈寿禅寺参 观,见寺中约廿五位9岁至15岁之小沙弥在寺中读经及梵唱,内心深感欢喜, 自愿披剃出家,乃礼妙喜老和尚为师, 时为1932年。翌年,囊山慈寿寺开坛传授三坛大戒,法师获准登坛求戒,正式成为圆戒比丘。圆戒后,其剃度恩师妙 喜和尚竟圆寂,此后只得自己寻找途径学习经教与忏法。法师聪明颖慧,虽无师傅引领,却能经旁观他人之学习而掌握纯熟的唱念技巧。至年13,开始参与该寺经忏行列,甚至被许为主忏法师, 旁人对此无不侧目。直至年20,已成当 地佛教无人出其右的主忏法师。此时期 值逢乱世,法师披剃出家并圆戒后,无缘外出参学,只得困守家乡重温幼年入
学所习旧籍,并身任莆田佛教会书记, 借职务之便磨练公文书写。年16,法师被推举为囊山慈寿寺之副寺兼代理监院,主管对外交际及财政事务。在职期间,对职责无不鞠躬尽瘁,务求不负所托。此时正值太平洋战争期间,国内兵 戎迭起,世道紊乱,惟法师尽显其圆熟的处理能力,无论是应对公务部门还是地方盗匪,都能从容不迫。对于不合理的征税据理交涉之外,更能无惧戳穿持械上门假冒公差,并且威胁该寺摊分国债的诈骗行为,胆识与睿智兼具,合山 上下,莫不对法师心悦诚服。
法师担任囊山慈寿寺当家直至南渡的1952年,期间经历二战、国共内战及中国大陆政局之激变。新政府在建国后推行土改政策,法师为保护寺产,法师争取得囊山周遭13个行政村之盖公章支持,从而让囊山寺成为独立土改户,保 有寺庙原有的田产,不致在土改中庙产尽失。其面对新局之能耐及保护寺产之用心,可见一斑。
应邀南渡 展学医之途
早在上个世纪的40年代,莆田龟山寺海外下院之马六甲青云亭住持金星法师,就频频邀请法师南渡,以协理该亭法务,惟法师以慈母健在不宜远行为由而暂辞,只道容后再议。数年后,法 师在俗慈母辞世,金星法师再度发出邀约,法师应邀而于1952年南渡,驻锡马六甲青云亭,并担任该亭佛事部主任, 协助住持处理该亭事务兼管会计,时年仅32。此后7年,法师皆在青云亭任上,办事卓越,处事兼顾佛法因果与世俗情理,深获金星法师及该亭常住法师所赏识,最终攒积3万7千令吉,其中3万2千汇返莆田与原乡大小寺庙结缘, 余者依旧留为该亭公款。
1952年从中国至马 来 亚 马 六 甲 青 云 亭,寂晃法师与金 星、金明等同住僧 合影
1961年毕业自马华医药学院,专志学习 中医之道及针灸学
1959年,有感于人生四苦之中, 唯有病苦可获他人代为解除,因此发大悲心,愿帮助病苦之众生离苦得乐, 乃离开马六甲青云亭,北上都门吉隆坡报读马华医药学院,专志学习中医之道及其针灸学。期间精进学习而频获嘉奖,1961年自该院学成毕业,并被指定代表毕业生在典礼上致谢词。学成医道之后,法师仍返青云亭开设佛济诊所,同时兼以佛法治心及医道疗身,协 助地方民众解除病苦之困,声名自此远播。1961年8月6日在马六甲香林学校举行的第二届马来亚佛教会代表大会,法师作为该州首席代表,在临时动议时段提出设立赠医施药部之建议,该动议获大会接纳(1961年8月8日南洋商报), 惟大会责成法师统筹该事,法师谦逊, 以资龄尚浅而不受。此事延至1965年2月1日,马佛总在槟城车水路观音寺举行执委会议时再次通过并落实,同年10月10日上午10时在槟城华严寺正式举行马佛总赠医施药所开幕典礼。马佛总赠医施药所在槟城成立之初,法师应邀驻锡槟城担任义务医师,该诊所服务槟、 吉、玻及于怡保一带的病苦民众,求诊者众,包括各阶层人士,此是马佛总赠医施药部之滥觞。翌年,应马六甲民众的要求,法师乃将槟城马佛总赠医施药
所的事务交托当地的一名老中医负责应诊,自己返回青云亭重开佛济诊所。因法师医名更胜以往,求诊者与日俱增, 附设于青云亭的诊室不胜负荷,法师乃于1968年在马六甲北部的森美兰州芙蓉市卜地开山建寺,此即妙应寺。妙应寺同时设立佛济诊所,从此,法师得一固 定的落脚点以弘法及行医。
宅心仁厚推广佛法
法师自1965年即被推举为马佛总副主席,30年后的1995年开始,更被推举而担任主席,肩负重任领导大马佛教, 直至2004年以高龄卸任为止。此期间, 因大马轮值举办世界僧伽大会,法师代表大马佛教出任世界僧伽总会属下大马僧伽总会会长职,担起沟通大马与世界 佛教的职责。2001年,法师虽已年逾 80,惟马六甲青云亭基于法师与该亭之深厚因缘,仍聘法师为导师,“凡事请益,均蒙鼎力协助,不遗余力”。其服务佛教,自少年披剃直至暮年时期,皆 一本初衷,未曾改易。
法师自莆田渡海南来,在致力发展及耕耘大马佛教之余,也心系原乡佛教。除了早期汇款返乡资助原乡寺庙之外,自上个世纪的80年代初期,中国大陆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之后,法师曾多次返回原籍地莆田,代表佛教界呈文索回多座在政治风云之下被执政当局征收的寺庙,以求重兴佛事,其中包括其自身祖庭的囊山慈寿寺、唐代古刹国欢崇福寺、元代古刹云门寺、马六甲青云亭祖庭龟山寺及其所属几座下院等等。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法师心系龟山寺, 是一本对金星法师知遇之恩之无私回报。金星法师于1979年临终前,将青云亭寺产及对其祖庭龟山寺之责托付禅道、寂晃二师,嘱咐共兴佛事;1987年,禅道法师临终前,又将青云亭及复兴祖庭龟山寺之责托付法师。法师受 命不违,倾力履行所托,除返原乡索
长老于1997年在住持唯悟法师陪同下为 檀香寺大行殿普贤菩萨主持开光说法
2009年4月25日,寂晃长老与时任卫生 部长廖中莱为大马佛总雪隆分会医药福 利中心主持开幕仪式,左为明吉法师
回该祖庭,更联名青云亭当家汇款,款额前后累计几达人民币三百万,以资助重建已然朽毁的龟山寺。法师受人之托而不违,凡青云亭之公款,皆用于龟山寺及其下院之修建工程,而其个人所攒款项,则分别用于祖庭囊山慈寿寺及原 籍各大小寺庙之修建,公私分明,有条不紊。按莆田学者杨美煊在当地访查所知,当地不下十余座大小寺庵,都曾在法师的资助下进行不同程度的重修或佛像重塑工程。按此,其对故人之信约及 对原籍佛教之古道热肠,由此可见一斑。
法师是马来西亚汉传佛教南来僧人,以马六甲金星法师邀约之因缘南渡之后,从服务青云亭、投入学习医道、 营建妙应寺并为开山住持,一直到参与马佛总领导大马佛教,而马佛总尤其在法师的动议之下创设了赠医施药部,迄 今仍是马佛总从事社会服务之重要部门。其年逾古稀而坚拒不获,前后9年担任马佛总会长,是大马佛教的第一把手。在此期间,他也在马来西亚四大宗教咨询理事会担任关键角色1,协商宗教事务以向执政当局传达宗教界对政策 的观点及要求,对大马之宗教与社会和谐,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杜忠全撰)
时任马来西亚佛 教僧伽总会副会 长寂晃长老出席 2007年马来西亚 全球观音大法会
1 2006年道教受官方认可并加入理事会,乃改名“马来西亚五大宗教咨询理事会”。
参考文献 1. 杨美煊《古囊名刹》,福州: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1998。 2. 禅慧法师编撰《寂晃法师拾芥集》,台北:三慧讲堂,1991。 3. 开谛法师《南游云水情:佛教大德弘化星马记事(续篇)》,槟城:宝誉堂教育推广
为缅怀寂晃长老对佛教事业做出的贡 献,野新弥陀村其中一间房舍命名 为”寂晃上人纪念舍“
中心,2013。 4. 开谛法师《南游云水情:佛教大德弘化星马记事(附录篇)》,槟城:宝誉堂教育推
广中心,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