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耐冰

籍貫地區

閱讀更多

{{ item_title }} Close Menu Open Menu Font Size Word Spacing Line spacing
Mouse on and zoom in

{{item_page_no[page_index]}}

{{item_page_no[page_index]}}

 

涂耐冰知識圖譜

搜尋 搜尋知識圖譜:
跑圖位置

人物詳細資料

標題 (Dublin Core)
空間跨度 (Dublin Core)
莆田常太镇溪北村
貢獻者 (Dublin Core)
林德顺
主題 (Dublin Core)
兴化
時間跨度 (Dublin Core)
1905-1967
頁面開始 (Bibliographic Ontology)
388
頁面結束 (Bibliographic Ontology)
393
頁數 (Bibliographic Ontology)
6
引證 (Dublin Core)
馬來西亞興化群賢錄 The Malaysia Henghua Personalities
知道 (Friend of a Friend)
DNA校驗碼 (Friend of a Friend)
所基於 (Friend of a Friend)
內容 (Bibliographic Ontology)
涂 耐 冰 (1905-1967)
家学渊源深厚产才俊


涂耐冰乡长字元萼,1905年生于莆田常太镇溪北村的一个乡绅之家,其叔祖父涂庆澜(字海屏,别号耐庵)乃前清翰林,父辈亦为饱学之士。他幼年在私塾受教育,打下了深厚的国学基础。


1919年十四岁时,他远赴厦门集美师范学院地理系就读,成绩名列前茅, 尤擅于地理、地质和气象学。在那里他遇到同是莆田过来的现代女子陈璧人,两人互相欣赏恋爱,后相结连理。1924年,十九岁的凃耐冰毕业了,被母校聘请执教两年。1926年继而考进了南京中央研究院深造,专门钻研气象学。1931年国民党在上海大肆逮捕嫌疑中共党员,凃耐冰当时因曾发文声讨当朝高官也牵连被捕,关押在上海徐汇区龙华路的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监狱中。据他孩子的转述,当时跟凃耐冰羁押在同个牢房的还有福州人胡也频,是著名女作家丁玲的第一任丈夫。后来凃耐冰获得时任国立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保释才离开监狱。学成后,涂耐冰受聘于上海崇明岛某家学校,再转浙江舟山群岛之“镇海水产专科学校”,为气象学讲 师。1




“闽变”反蒋失败赴北婆罗洲执教


涂耐冰在浙江执教一段时日之后, 便返回莆田,接手组织一支八百余人的乡团。他领兵与泉州军阀秦望山等连成一线,参与了由抗日名将,十九路军的领袖蔡廷楷于1933年11月20日所发动的“闽变”。他们于福州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与中国共产党签立“反日反蒋”的初步协定。蒋介石随
后派出十一个师的兵力,分三路进攻福建省,在1934年正月间平定“闽变”。2






1涂氏当年在旧期刊《中国建设》发表论文讨论中国渔业。凃耐冰,“饥荒声中的中国渔业根据 地”,《中国建设》1931年第3卷第4期,页81-94。
2风暴原纪录,系列26,沦陷岁月,20060630,http://intimes.my/write-html/06bau26.htm
兵败后,涂耐冰携家眷从莆田逃到厦门鼓浪屿避难。不久后他在一名旧侨生力邀下,于1934年举家南渡到时 称为北婆罗洲的沙巴,出任保佛学校校长职,而妻子陈璧人则接掌丹南中华学校。他们在沙巴召集当年师范学院的同学过来执教,解决了许多学校的师资问题。涂氏夫妇也开启了当地华语教学的先河,并推动讲华语的风气。在四、五十年代的沙巴,华语经已在社会上普及化,涂氏夫妇功不可没。


拔笔抗日 声动南洋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开始大事侵略中国,战争影响蔓延南洋。该年岁末,涂家六口人从北婆罗洲迁来。当时凃耐冰就号召成立了砂劳越筹赈会,不过肩负筹欵和捐款的主席职,还是由砂劳越华商商会(现为古晋中华总商会)主席黄庆昌担任。为了让民众知悉中日战争前线实况及号召民众抗日,筹赈会决定办报。这份发动舆论攻势的工作, 当然是由早年不畏强权,敢以尖锐文笔批判政局与时弊的涂耐冰担任。 其时, 凃耐冰在商会出任中文书兼座办,月薪六十元,而陈璧人则被安排于当地的福建学校执教。不久后,《砂劳越日报》创刊了,社长为黄庆昌,主编则是涂耐 冰。《砂劳越日报》每天出版一大张, 发行量约400份,当时身兼砂劳越筹赈会秘书长的涂耐冰时常发表文章向日本军国主义大肆讨伐,鼓动群众援华抗 日。当时一些侨领的公开反日演讲词和文告,其实多出自凃氏手笔,使他在南洋文化界享有盛名。


涂氏的热血文章也影响了许多知识份子发表抗日文章,当中有左派学人伍

涂耐冰六十年代与儿子及友人合照
涂耐冰陈璧人夫妇
涂耐冰与 同窗合影
禅等人。他们激发了民众同仇敌忾的抗日情绪,感动各界积极募款及捐款,成果斐然。此外,当时在砂拉越援华抗日的活动还不止于募款,同时他们也号召华社抵制日货。凃耐冰也在报章上大力鼓吹此事,引起当地民众热烈响应。后来英国与日军直面交战,英国政府也支 助成立一个名为砂劳越人民援英会,凃耐冰也被委为秘书长,希望他可以协调原有的援华筹赈会,同时可以一统抗日的口径。然而随着砂拉越在1941年被日本侵占后,《砂劳越日报》被迫停刊。


1938年10月10日,凃耐冰代表砂劳越到新加坡出席 “南洋华侨筹赈祖国伤兵难民总会”的成立仪式(简称“ 南洋总会”),被委为大会的秘书长, 负责起草援华抗日总宣言。1939年总会主席陈嘉庚发出了“南洋总会第六号公告”号召成立“南侨机工团”回大陆服务,砂拉越筹赈会在黄庆昌发动,凃耐冰负责招募下,共有百多位华青挺身应命。


砂拉越沦陷后,日军宪兵部厉行肃清行动,所要缉拿的“要犯”黑名单里,担任南洋总会秘书长的涂耐冰则位列其次。他被日军逮捕后惨受严刑拷打,日方也威迫利诱他替敌伪政权服务,但没答应。后来在一次假释时他赶紧携带妻儿潜逃到离古晋不远的青山海口区。谁知日本军部再度找上门,他回拒后再度出逃。这次他匿藏进邻近海滨的一个天然海洞里,住了几年。但是那 里的潮湿环境导致凃耐冰被酷刑折磨以后的身体疼痛酸痛难耐,他只好抽鸦片止痛和专注看书。直至联军登陆后,他们才再回到青山住家。不幸的是,逃难过程中,妻子陈璧人却不幸在某次联军飞机空袭中罹难。


早期古晋华人 渔船公会外观
今日古晋兴安会馆外观。涂耐冰乡长也是当年古晋会馆创办人之一


1945年8月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开始从东南亚地区撤退。1946 年布洛克家族决定把砂拉越让渡给英国殖民地政府,结束了他们对砂拉越百年的统治。英国政府到任后,曾经针对各界的抗日行为予以表扬,其中凃耐冰先 生是砂州唯一获得英政府颁发抗日奖状的华人。
义助古晋兴化社群


在第二位白人拉者查理士布洛克期间(1868年-1917年),砂拉越政府的“垦殖条例”吸引了大量中国的闽、粤移民入砂开垦。南来的兴化移民则多以捕鱼为业。根据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古晋的哥达渔船中有300多艘由兴化人所有,可以说古晋的渔船几乎都属于兴化人。3为了处理同业间之争执,便有了砂拉越渔业公所(古晋兴安会馆的前身)这个组织,是当年代表兴化人士之唯一机构。当时古晋浮罗岸老店区里有一块空地,联昌银行所拥有。战后,在涂耐冰的居中游走下,成功以极低廉的价格,向联昌银行的老板黄庆昌购置这块土地。其后由涂耐冰起草章 程,再由发起人组成筹备会,呈请政府


3蔡羽:“古晋笔记|脉搏:哥达船已离开>毕打拿路(Petanak Road)”, http://caiyukch.blogspot.com/2013/03/petanak-road.html。
砂拉越华族历史 文物馆
2015年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纪念晚宴暨庆祝抗日机工英雄百岁寿宴上,涂耐冰儿子涂季冰(后排右二) 也受邀出席


注册,古晋兴安会馆终于在1946年宣告成立,该片土地即成为会馆会所。此外他也是社群里,同乡纠纷的重要调解人。他懂笔墨,时常帮助同乡跟政府打交道,免得同乡因言语不通遭受误会。


古晋华校统筹统办先声


涂耐冰长期从事教育工作,一生辗转在华、北婆和砂州执教鞭。二战以后的古晋,当社会秩序略为安定后,有多位教育界人士提出统筹统办华校,遂联合各校董事会合组古晋中华小学校董会和古晋中华中学校董会,为他们统一募款建校,准备统一的课纲课本,统一招聘教师,俨然成为当时古晋华教的领航人。这个理念需要社会贤达的领导,但执行者却需要熟谙办学规律的内行人担当,凃耐冰先生自然是其中一位合适人选。如此办学方式让古晋华校于1945年11月1日即可顺利复课,学子受益。 4


一身傲骨爱国不党


1946年,涂耐冰独资创办了《时事评论报》半周刊,并与伍禅所办的左翼报纸《中华公报》展开激烈的论战。涂氏的强烈反共背景,曾经被许多左派讥为国民党。但其实早在莆田时期,持无政府主义理念的他不但从来没加入国民党,当时也是他高调反对蒋介石迫害中共党员的,所以他根本不是国民


4古晋中华小学第五校简史 http://donglianhui.org/s_05/srbch5.htm。
党。但后来他在古晋中华中学执教的时候,1951年爆发“1029学潮”中, 他还是被左翼学生锁定为指标性的斗争目标。涂耐冰在学潮后选择离职,继续通过他的《时事评论报》发表自己的理念。他曾撰文建议设立一座日侵时期死难者的纪念碑,以纪念殉难的抗日烈 士,不过没获得良好反应。另外他也曾大胆批判华社的左倾假文化人等课题, 在当时社会也不甚讨喜。5后来因为资金不足才在1955年停刊。随即他再创《南洋论坛报》,可是维持不久,还是停刊收场。6究其实,凃耐冰和伍禅虽然不同意见,两人却私交甚笃。后来伍禅返回 中国,还约了凃耐冰一起吃饭道别。两人后来还有书信往来。
终老于沙巴 古晋记其人


1960年左右涂耐冰随长子到沙巴亚庇发展。他的孩子在那里经商,他则帮助当地华社筹办一所学校。1967年,他于沙巴州拿笃逝世,享年62岁。综观其一生学识中西贯通,能抡笔撰文又能带兵打仗,下南洋后对砂沙两州华教办学积极建设,对古晋兴化社群福祉多番奔走,其抗日史略对南洋侨界更是贡献至伟,唯后世对其生平知之甚微,仅古晋华族历史文物馆载录他的事迹,流传千古。


(林德顺撰)


5田农,《砂华文学史初稿》,古晋:砂罗越华族文化协会,1995:页50。 6风暴原纪录,系列37,大鸣大放的年代,20060825,http://intimes.my/write-html/06bau37.htm。 田农,《砂华文学史初稿》,页50。
古晋兴安会馆 外观
Key Words (A vocabulary for biographical information)
 
 

Other Media